李玉良院士团队Angew: 石墨炔界面工程——高活性、高选择性合成氨

  • A+
▲第一作者:方言;通讯作者:李玉良院士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论文DOI:10.1002/anie.202004213        

全文速览


(1) 提出了精准可控构筑石墨炔金属氮化物异质结界面结构新理念;
(2) 界面活性中心结构、组成明确,清晰阐明了催化活性来源,以及反应选择性机制;
(3) 催化剂实现了氮还原反应的超高选择性、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常温常压下,产率及法拉第效率分别达到219.72 μg h-1 mgcat.-1和58.6%,创造了新的记录。结果证明该催化剂是合成氨领域一个具有变革性的催化剂,为电催化制氨研究揭开新的篇章。

背景介绍


氨是现代工业和农业生产最为基础的化工原料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成氨技术(尤其是常温常压下)一直以来都是化学家的研究重点。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高温高压(400-600 °C和20-40 MPa)下Haber-Bosch法实现氨的生产,然而该过程反应条件苛刻,能耗巨大。因此,如何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固氮制氨,是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温和的电催化氮还原反应(ECNRR)能实现碳的零排放,有望替代上述反应过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过渡金属(TM)与氮气之间的“供体-受体”反应机制有益于ECNRR的进行。然而,均相催化剂被认为有潜力实现选择性的氮还原,但它们的稳定性和效率都很低,不适用于高效电催化;非均相催化剂通常对ECNRR表现出高稳定性,并且容易组装成能量转换设备,但它们所面临析氢反应的强烈竞争,严重制约了合成氨的反应选择性。本研究主要提出了另辟蹊径,从理念创新,打破传统催化剂面临的瓶颈,发现具有变革性催化性能的常温常压下合成氨催化剂。

研究出发点


石墨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引领的研究领域。自2010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大面积石墨炔薄膜以来,石墨炔独特的原位生长特性、丰富的化学键、高共轭的大π和超大孔洞结构以及在碳材料中唯一具备的“炔烯互变”性质,引发了新现象、新性质、新功能,在电子转移、电荷传输、离子输运、能量传递与转换等方面表现出变革性的优越性质,激发了研究人员很多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并在诸多领域,例如催化、光电催化、能量存储、光电转换、光热转化、油水分离、生物检测、光电探测、电化学驱动器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做出了显著原创性研究成果。石墨炔具有sp和sp2杂化使其表面电荷分布极不均匀的显著特点,是传统碳材料不具备的,赋予了其繁多的自然活性位点和高本征活性,这一性质展示了巨大优势和先进性,非常契合电催化、光催化等催化反应。

图文解析


GDY/Co2N通过简便的两步法合成。首先将具有自支撑结构的CoLDH纳米线进行氮化处理,得到Co2N,纳米线表面由光滑变为多孔。接着将Co2N作为基底原位生长石墨炔纳米片。可以看到,GDY/Co2N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孔径相较于Co2N都有所增加。

▲图1. a) GDY/Co2N制备过程示意图;b)CoLDH, c)Co2N和d)GDY/Co2N的SEM表征;e)CoLDH, f)Co2N和g) GDY/Co2N的TEM表征;h)GDY/Co2N的mapping表征;i)GDY/Co2N的HRTEM表征;l) GDY/Co2N的BET测试结果。

Raman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原位生长石墨炔后,样品表面形成了新的缺陷。我们通过XPS及XAS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各组分的电子态。结果表明,GDY/Co2N中Co的价态相比于纯Co2N明显升高,N元素也转移至更低的结合能,说明了GDY与Co2N之间明显的电子转移。GDY的C 1s光谱中π-π* transition的出现也证明了GDY与Co2N中间相互作用的存在。

▲图2. a) GDY/Co2N的Raman表征;b) GDY/Co2N和GDY的C 1s光谱;c) GDY/Co2N和Co2N的Co 2p光谱;d) GDY/Co2N和Co2N的N 1s光谱;e)各样品的XANES;f)各样品的XANES的一阶导。

我们通过DFT理论计算探究了GDY/Co2N的ECNRR性能。GDY/Co2N界面体系中的电子转移增强了催化剂的固氮能力。在负电压下,Co2N可以通过向GDY转移电子来维持GDY的富电子特性。同时理论计算还探究了GDY/Co2N的ECNRR能量路径。

▲图3. GDY/Co2N反应活性及能量路径的理论计算

我们分别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测试了GDY/Co2N的ECNRR性能。在中性条件下,GDY/Co2N的最高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可分别达到123.66 μg h-1 mgcat.-1 和35.84%。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合成氨的氮源。同时,GDY/Co2N在连续7次循环稳定性测试之后,其产率和法拉第效率还能维持原有的87.68%和71.02%,在144个小时的长时间电催化过程中电流密度也几乎没有下降。在酸性条件下,GDY/Co2N的最高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可分别达到219.72 μg h-1 mgcat.-1 和58.6%,超过目前已报道的所有应用于酸性环境下的ECNRR催化剂。GDY/Co2N在酸性环境下同样表现出了很好的稳定性。其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在连续5次循环测试后只出现了轻微的下降,电流密度在长达114小时的连续电催化中也几乎没有变化。

▲图4. 中性条件下GDY/Co2N的ECNRR性能. a)不同电压下GDY/Co2N的产率;b)不同电压下GDY/Co2N的法拉第效率;c)GDY/Co2N与已报道催化剂的性能对比;d)GDY/Co2N循环稳定性测试;e-g)同位素标记实验结果。

图5. 酸性条件下GDY/Co2N的ECNRR性能. a)不同电压下GDY/Co2N的产率;b)不同电压下GDY/Co2N的法拉第效率;c)GDY/Co2N与已报道催化剂的性能对比;d)GDY/Co2N循环稳定性测试。

总结与展望


综上,我们巧妙利用了石墨炔可在任意材料表面自然生长的特点,通过这一崭新理念简单、可控构筑了GDY/Co2N异质结界面结构,实现了对ECNRR的100%选择性、高产率及高法拉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界面处的GDY层在促进电子向N2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GDY修饰Co2N实现了电子从Co原子到GDY的定向传输,大大提高了界面处电子转移能力。GDY的引入赋予了催化剂活性位点数量大增,是最终实现综合催化性能优异的关键因素。该电催化剂结构、组成以及催化活性来源清晰,催化剂性能优越,代表了电催化剂发展的大趋势。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