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基于石墨烯的电子纹身作为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收集与用户健康有关的数据,例如对药物的皮肤反应或评估紫外线照射的程度。
石墨烯的使用有助于收集电信号并且还赋予传感器材料特性,允许它们弯曲,按压和扭曲而不损失传感器功能。据报道,新的传感器 - 通过一系列测试 - 显示出对外部刺激如应变,湿度和温度的良好敏感性。传感器的基础是由石墨烯和丝素蛋白组合组成的材料基质。
高度灵活的电子纹身是通过印刷石墨烯,钙离子和丝素蛋白的悬浮液制造的。通过该过程,分布在基质中的石墨烯薄片形成导电路径。该路径对环境变化具有高度响应性,可以检测多种刺激。
据说电子纹身也能够自我修复。据报道,测试显示纹身在被水损坏后如何愈合。这是由于在任何破裂点处氢和配位键的重新形成而发生的。愈合效率被证明是100%并且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电子纹身可用作心电图,评估呼吸和监测温度变化。这意味着电子纹身模型可能成为新一代表皮电子的基础。
在评论这项研究时,首席科学家张莹莹表示:“基于我们的电子纹身的卓越能力,我们相信这种类似皮肤的设备在制造具有成本效益的人造皮肤和可穿戴电子产品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文章源于graphene-info网,由石墨烯材料网 www.91shimoxi.com 翻译编辑整理)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