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基于多酚的纳米粒子用于蛋白质胞内递送

  • A+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最近发表于ACS Nano的一篇文章,题为Polyphenol-Based Nanoparticles for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livery via Competing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通讯作者为墨尔本大学Frank Caruso教授。

蛋白质胞内递送有巨大的生物医药应用前景。有效且通用的递送体系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蛋白;2)在血清中稳定;3)能够进入细胞并实现溶酶体逃逸;4)在细胞质中释放完整的功能蛋白。目前能同时满足这些的非常少。本文作者开发了一种以介孔硅作为模板的、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装纳米粒子体系,用于蛋白质胞内递送,并能同时满足以上要求。

1. 多酚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装大多因蛋白而异,不同蛋白需要不同的方式与条件。首先,作者开发了一种普适的蛋白质组装方法——基于多酚的蛋白质组装。多酚类物质,比如丹宁酸(tannic acidTA),与蛋白质表现出多种相互作用,比如与赖氨酸的静电相互作用、与丝氨酸的氢键相互作用、与苯丙氨酸的疏水相互作用等等(图1)。这些相互作用能够建立强韧且具有响应性的蛋白质-多酚网络。

2. 蛋白质-TA纳米粒子制备示意图


蛋白质-丹宁酸纳米粒子以自牺牲的介孔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MS)为模板制备。首先将蛋白质与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子共孵育12小时,洗去多余的蛋白质,然后加入TA,以非共价相互作用使蛋白质“交联”。随后使用氢氟酸“移除”模板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子,就得到了蛋白质-丹宁酸纳米粒子(图2)。

3. 蛋白质-TA纳米粒子的大小表征


作者挑选了三种功能蛋白,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C)、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制备蛋白质-TA纳米粒子,以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它们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和等电点(pI),CYC12 kDapI 9.8IgG150 kDapI 8.0β-Gal430 kDapI 5.0。在MS模板移除后,获得的蛋白质-TA纳米粒子与模板MS纳米粒子有着相似的水合动力学大小(图3 a)。不同粒径的蛋白质-TA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不同大小的MS模板制备。

4. 蛋白质-TA纳米粒子入胞示意图


随后作者证明了CYC-TA纳米粒子在血清中能稳定数天;在pH 56之间会实现电荷反转,即低pH变成带正电荷的;在pH 4.5~7.4之间都是稳定的,但在10 mM GSH的存在下会解散从而释放蛋白。于是作者推论,蛋白质-TA纳米粒子,进入细胞后电荷反转实现溶酶体逃逸,细胞质中由GSH引发解散,释放功能蛋白(图4)。

5. 蛋白质-TA纳米粒子功能验证


最后,作者在细胞层面验证了纳米粒子对功能蛋白的递送与释放。CYC-TA纳米粒子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体现出了浓度依赖的细胞毒性。β-Gal-TA纳米粒子进入细胞后能够在细胞内催化X-gal产生蓝色物质(图5)。

综上所述,作者开发了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蛋白质胞内递送体系。


作者:HYL 审校:WH

DOI: 10.1021/acsnano.0c04197

Link: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4197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